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锦衣卫,东厂,西厂有何区别方面的知识吧,希望大家会喜欢哦
1、锦衣卫监督的是百官,而东厂不仅能监督百官,还能监督锦衣卫,也就是说锦衣卫受到监控,而东厂不受监控,东厂的职责超过了锦衣卫。
2、权利大小不同:锦衣卫本与东厂平级,后期发展成上下级;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,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。所以,三者同时存在的时期,权利大小:西厂>东厂>锦衣卫。
3、东厂不是军队,但在特务方面,权限比锦衣卫还大一些。而且,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毕竟属于外臣,而东厂提督属于内廷的太监,和皇帝的关系一般也更亲近一些。所以,大多情况下,也始终压着锦衣卫一头。西厂,时间很短。
4、东西二厂是皇家情报机关的核心首脑部门,一般权力还在锦衣卫之上。但不同的时期,三家权力的大小统属,时常变换。锦衣卫得势时,东厂也得听锦衣卫的。锦衣卫始创于洪武十五年。
5、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:职能不同锦衣卫掌管刑狱,被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活动。东厂主要职能是刑狱审讯、社会监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。西厂主要负责探查侦查臣民的言行。
锦衣卫、东厂、西厂、内厂都是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所设立的特务组织,但最后却造成了宦官权利过大的现象。
东厂的职能是“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,与锦衣卫均权势”,起初,东厂只负责侦缉、抓人,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,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,但到了明末,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。
这四个组织机构分别是锦衣卫、东厂、西厂以及内行厂。锦衣卫锦衣卫这一机构成立于洪武年间,具体成立时间为1382年。
1、通风采光气楼也叫通风采光天窗,采光通风器。
2、气楼的解释[dormer]建于米仓等屋顶的通风通气小楼详细解释米仓屋顶上通气的小楼。清吴任臣《十国春秋·庐绛传》:“更跃仓詹,自气楼入仓中盗米。”亦称房屋顶上两侧有窗、用做通风或采光的突起部分。
3、铝合金气楼又分为顺坡气楼和中脊气楼,开敞式气楼和启闭式气楼,电动气楼和自然气楼。规格:铝合金气楼喉口分为5米、2米、5米、3米、4米、5米、6米。
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;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设于旧灰厂;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。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,皇帝的卫队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成立。
从理论上说,东厂和锦衣卫属于并行机构,不存在上下级关系。但实际上,东厂的权威要高于锦衣卫。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,提督东厂太监个个权倾朝野,比如著名的王振、刘瑾、冯保、魏忠贤、曹化淳。
职能不同:锦衣卫掌管刑狱,被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活动。东厂主要职能是刑狱审讯、社会监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。西厂主要负责探查侦查臣民的言行。
1、职能不同锦衣卫掌管刑狱,被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活动。东厂主要职能是刑狱审讯、社会监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。西厂主要负责探查侦查臣民的言行。
2、锦衣卫监督的是百官,而东厂不仅能监督百官,还能监督锦衣卫,也就是说锦衣卫受到监控,而东厂不受监控,东厂的职责超过了锦衣卫。
3、权利大小不同:锦衣卫本与东厂平级,后期发展成上下级;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,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。所以,三者同时存在的时期,权利大小:西厂>东厂>锦衣卫。
4、锦衣卫是帝王专属情报机构,负责朝廷内外大小情报的收集,叛乱谋逆案件的侦办、缉捕和审问工作。它自然是听皇上的。东西二厂是皇家情报机关的核心首脑部门,一般权力还在锦衣卫之上。
5、西厂便由此成立,西厂急功好利,在短短时间,声誉和影响力就超过了东厂。但是存在的时间较短,仅仅5个月便被遣散。锦衣卫是保护皇帝的侍卫组织,锦衣卫成立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,是司法组织的执行者。
本文到这结束,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