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天呐!当惠若琪最后一记探头球砸在地板上,整个世界都炸了!相信当时守在屏幕前的你,不是跳起来三百六十度托马斯全旋,就是抱着身边的狗子一顿猛亲。里约奥运会,中国女排夺冠了!这事儿,怎么说呢,就跟你看一部剧,主角开局就被各种吊打,眼瞅着就要被踢出新手村了,结果人家愣是丝血反杀,一路开挂冲到服务器之一,还顺手拿了个史诗级装备。这剧本,连晋江文学城的顶级写手都不敢这么写!
赛后采访区,那叫一个人山人海,锣鼓喧天。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,跟抢年货似的往前挤。女排姑娘们刚从战场上下来,脸上还挂着汗珠和泪珠,混在一起,闪闪发光,比她们胸前的金牌还晃眼。郎平指导,咱们的“郎妈”,被团团围住,但她那气场,两米八!愣是走出一种“尔等凡人,速速退下”的王者风范。有记者抢着问:“郎导,小组赛打得那么艰难,当时您慌不慌?”郎导微微一笑,那笑容里三分薄凉、三分讥笑,还有四分漫不经心,淡淡地说:“慌?我带的兵,我心里有数。战术嘛,有时候就像吃方便面,得把调料包都准备好,关键时刻一泡,那味儿就对了。”好家伙,这回答,简直就是凡尔赛本赛了!
说到“调料包”,就不得不提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“中巴大战”。那可是八进四的生死局,对手是东道主巴西,卫冕冠军,后面还有几万名巴西观众组成的“魔鬼主场啦啦队”。那嘘声,隔着屏幕都能把人家的信号给震断了。咱们的姑娘们开局不利,之一局输了。当时多少人的心都凉了半截,感觉像是刚买的冰淇淋掉地上了。但暂停时,郎导对着姑娘们就一句话:“没事儿,就当没赢过,放开打,享受比赛,输了算我的。”这话一出,姑娘们的眼神瞬间就变了,从“小白兔”模式秒切“战狼”模式。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,姑娘们硬生生把比赛拖进决胜局,把巴西队的主场打成了图书馆。
再来看看咱们的“王炸”——朱婷。婷女王在里约简直是杀疯了!她的扣球,那叫一个“霸气侧漏”,感觉球网都在瑟瑟发抖。尤其是打巴西那场,一个重扣得分后,她那个摇手指的动作,配上“王之蔑视”的眼神,瞬间火遍全网,被做成了无数表情包。赛后有记者问她:“朱婷,你那个庆祝动作是提前想好的吗?”朱婷一脸天然呆地挠挠头:“啊?什么动作?我就是……当时脑子一热,就那么做了。”得,高手过招,全是本能反应,这让我们这些凡人情何以堪?简直就是学霸说“这次又没考好,才考了149”的现实版。
还有我们的队长,元气少女惠若琪。小惠的故事本身就是一部热血动漫。心脏动过两次大手术,身体里还埋着7根钢钉,医生都劝她别再从事剧烈运动了。但她呢?不仅回来了,还在决赛中一锤定音,拿下了最后一分。当那个球落地时,她哭得像个孩子,抱着队友不撒手。后来在采访时,她笑着说:“可能我心脏里那几颗钉子,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把球钉在地板上吧!”这幽默感,这乐观,给跪了!明明是催泪的剧情,硬是被她说成了段子,不愧是你,惠队!
队里的“南北双塔”——袁心玥和徐云丽,也是功不可没。袁心玥,人称“小苹果”,身高超过两米,在场上吼起来,那叫一个声震寰宇,感觉能触发“狮吼功”的被动技能,给对面加上一个“眩晕”debuff。而老将徐云丽,则是定海神针,拦网就像在她面前砌了一堵墙,让对手的扣球“有来无回”。
还有我们可爱的“宝宝”张常宁,从沙排转到室内排球,愣是把自己练成了全能战士。她在场上满天飞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决赛后,记者抓着她问:“宝宝,夺冠了,现在什么感觉?”张常宁顶着一张萌萌的脸,喘着气说:“感觉……腿都快跑断了,好想坐下吃个冰淇淋,草莓味的!”这反差萌,谁顶得住啊!
二传位置上,丁霞和魏秋月的组合也是一绝。丁霞,外号“小蚂蚁”,满场飞奔,传球思路刁钻古怪,经常搞出一些让对手怀疑人生的“骚操作”。而经验丰富的魏秋月,则是稳如泰山。比赛结束后,她和郎导那个长达几十秒的拥抱,看哭了多少人。那是一个老将对教练的信赖,也是一个时代传承的缩影。后来魏秋月在采访中说:“我抱住郎导的时候就在想,终于,我没有辜负她。”
当然,还有自由人林莉,满场“海底捞”,各种神级扑救,感觉她身上装了雷达,球往哪飞她都知道。龚翔宇,当时还是个小将,在关键时刻被派上场,也是顶住了压力。可以说,这枚金牌,是12个姑娘每个人拼出来的。她们在场上是“暴力萝莉”,下了场就是一群爱笑爱闹的邻家女孩。有记者问她们平时有什么爱好,结果答案五花八门,有说“追剧”的,有说“逛 *** ”的,还有说“研究怎么P图能显得腿更长”的。这地气接的,让人感觉这群世界冠军,仿佛就住在我们家隔壁。
整个里约奥运会,女排的征程就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,充满了逆袭、热血和不屈。她们用行动告诉全世界,什么叫“只要还没吹哨,一切皆有可能”。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她们身后,是郎导,是整个团队,还有亿万为她们加油的我们。当记者问朱婷现在最想干嘛时,她想了半天,说...“我想吃泡面,加个蛋。” 欸?加几个蛋来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