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们,谁懂啊!这中超第三轮山东泰山对阵上海海港的比赛,看完之后我血压是蹭蹭地往上涨,感觉心率都得按着VAR的回放速度来跳了。赛后大伙儿都在热议,说要给这场比赛的裁判组写一份“裁判文书”,我寻思着这哪是文书啊,这简直就是一部悬疑、搞笑还带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年度大戏剧本啊!主角,当然是我们自带流量、走位 *** 的国际级名哨——马宁老师!
咱先不扯别的,就从全场更大的“爆点”开始聊。比赛进行到第11分钟,咱泰山队的陈蒲,一个积极的回防铲球,动作嘛,确实有点大,带倒了对方球员。马宁老师之一时间,那叫一个果断,嗖地一下掏出了一张黄牌。当时大家伙儿心里都咯噔一下,觉得这黄牌给得没啥大毛病,毕竟动作在那摆着呢。可谁能想到,这只是前菜,真正的大餐还在后头呢!
就在大家以为这事儿就这么翻篇儿的时候,VAR房间突然“来电了”。耳机里不知道说了些啥,只见马宁老师表情凝重,一路小跑到了场边,开始了他漫长的“看电视”之旅。好家伙,那个小屏幕前的身影,时而快进,时而慢放,时而定格,那专注的神情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研究世界未解之谜呢。咱球迷的心啊,就跟着那个进度条来回拉扯,简直比看恐怖片还 *** 。几分钟过去了,马宁老师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到场内,取消了黄牌,然后……一张鲜艳的红牌,直接把陈蒲送回了更衣室!
这一下,整个球场和屏幕前的我们都炸了锅!红牌?为啥啊?从慢镜头来看,陈蒲是先碰到了球,脚落地的时候带到了对方。你说这算不算“严重犯规”?是不是符合“暴力行为”?这就得请出规则书里的“显微镜条款”了。按照最新的精神,如果球员在铲球时,亮了鞋钉,并且是以过分的力量、危及对方安全的方式,那直红是没得商量的。可问题是,陈蒲这个动作,真的到了那个“过分”的程度吗?他有附加的报复性动作吗?好像也没有。最关键的是,VAR介入的原则是“清晰且明显的错误”,马宁老师之一时间给黄牌,算是一个“清晰且明显的错误”吗?这事儿就像薛定谔的猫,在裁判报告出来之前,你永远不知道官方的解释是啥,反正就是自由心证,主打一个“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”。
陈蒲的红牌只是这本“文书”的开篇。接下来,轮到咱们的“小摩托”费南多上演个人秀了。小摩托在禁区里那叫一个生龙活虎,一个漂亮的扣球,眼看就要形成射门了,对方后卫伸腿一绊,小摩托应声倒地。这个球,从直播镜头看,接触得那叫一个瓷实。泰山队的球员们都围上去了,示意这是个点球啊!可是,马宁老师摆了摆手,示意比赛继续。更神奇的是,这次VAR“静默了”,连个回看机会都不给。这就让大伙儿看不懂了,刚才陈蒲那个球,能用显微镜看半天,到了禁区里的疑似点球,咋就突然“信号不好”了呢?这VAR的介入标准,难道是看心情的吗?今天宜看回放,明天忌碰屏幕?
你以为这就完了?图样图森破!下半场,泰山队在少一人的情况下,踢得那叫一个顽强。贾德松一个头球破门,一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!进球那一刻,多少球迷从沙发上蹦了起来!然而,还没等我们高兴超过三秒钟,马宁老师的哨声又响了。又是VAR介入!又是场边看电视!又是漫长的等待!最后的结果是,判定泰山队在进攻组织过程中,有球员犯规在先,进球无效。我的天,这剧情真是一波三折,比坐过山车还 *** 。咱就想问问,这进攻组织过程得追溯到多会儿?是不是得从球员出酒店大门开始算起啊?以后进球了,咱先别庆祝,先等VAR检查个三五分钟,确认一下球员吃早饭的时候有没有多拿一个鸡蛋,没问题了再喊“牛嗶”!
整场比赛,马宁老师的跑动距离绝对是世界级的,满场飞奔,镜头感十足。他的判罚,就像开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掏出来的是惊喜还是惊吓。比如,对同一类型的犯规,判罚尺度忽松忽紧,让人捉摸不透。这边一个凶狠的背后铲球,口头警告一下就完事了;那边一个看似没啥大事的身体接触,立马就是一张黄牌伺候。这种“薛定谔的判罚”,让球员们在场上都快不会踢球了,做什么动作都得先掂量一下,生怕一不小心就上了“文书”的黑名单。
赛后,崔康熙老爷子在发布会上那叫一个无奈,话里话外都是对判罚的意难平,但又不能说得太直白,毕竟说了就得交罚款。球迷们的“电子裁判文书”可就没那么多顾忌了,社交媒体上各种P图、段子满天飞,把马宁老师和他的VAR小黑屋送上了热搜。有的球迷说:“强烈建议以后中超比赛给裁判也配个‘鹰眼挑战’机会,每队三次,挑战失败就扣一个换人名额,你看 *** 不 *** ?”还有的说:“马宁老师不是在执法比赛,他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,主题是《论尺度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》。”
说到底,一场万众瞩目的强强对话,最后被裁判的几次争议判罚抢走了所有风头,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。我们想看的是球员们精彩的攻防,是教练们智慧的博弈,而不是一场关于“体毛级越位”和“逐帧分析犯规”的学术研讨会。裁判是比赛秩序的维护者,而不应该是决定比赛走向的主宰者。当一场比赛结束后,大家讨论最多的不是进球,不是战术,而是裁判,那这场比赛的执法,恐怕很难说是成功的。
当然,我们也要理解裁判工作的难度,高强度的对抗下,零点几秒内做出判断确实不易。但正是因为如此,VAR的出现才显得尤为重要,它的使命是纠正“清晰且明显的错误”,而不是把足球比赛变成一场“大家来找茬”的游戏。如果连VAR的使用标准都变得如此模糊和主观,那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?这本关于鲁能中超第三轮的“裁判文书”,记录下的不仅仅是几次争议判罚,更是无数球迷心中的疑问和无奈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联赛在裁判环节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份文书到底是A4纸打印的还是B5纸打印的?